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组 > 槐荫中学历史教研组关于新课程历史教学如何做到素养立意统一的探索

槐荫中学历史教研组关于新课程历史教学如何做到素养立意统一的探索

2020年12月22日 17:08:20 访问量:909 作者:张竹平

  从2020级的高一开始,我省正式参加全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就历史科而言,在本轮课改中,历史素养的培养再次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今年的历史课程学的是中国通史,内容多和课时少的矛盾非常突出。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既能很好解决这一矛盾,同时又能做到历史素养的培养提升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要对培训的内容反复学习,吃透历史素养的基本概念理论,反复研读专家名家关于各个素养在教学实践中细化分解的方法要领。今年夏季,我做为后半年带高一历史的老师,参加了国家级和市级两轮培训。培训过程中,我做了一些笔记后,还感到不足,就又看了几回。开学上课后,每当备课遇到困难,对一些章节的重难点吃不准,我都要打开培训视频重温培训内容,从专家那里体会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学设计。比如在讲两次鸦片战争时,面对非常熟悉的内容,我反复研读学习目标找不出符合课标的教学设计,最后看了培圳内容,特别是上海一位专家的指导后,才对教材内容的编排有了更深认识,才决定把鸦片战争前中国和世界形势比较,以及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作为重点来讲授。在分析战争前的中西方的差距时,让学生认识到中西方在制度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以及资本主义为扩展世界市场的侵略扩张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通过学习鸦片战争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以及林则徐与魏源等人的思想主张,培养学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

  二.对照培训内容掌握教材特点,比照初中教材大胆取舍教材内容。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以唯物史观作为教材的指导思想,以正确的历史观阐述历史现象。这是与以前的教材最大的不同。唯物史观是历史科首要的素养,也是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为此,我在进行教材内容讲授时,注意引导学生以生产力与生产关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去分析一些政治经济现象,在分析一些英雄人物对社会历史的推动作用时,告诉学生,英雄人物在历史上只能起巨大的推动和影响作用,但对历史发展起根本推动作用的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二是新教材是通史,用一个学期让学生事无巨细地掌握历史全貌,显然是不可能的。为此就要对内容进行取舍,取舍的标准就是要根据新的课标,并对照初中教材内容,对初中学过的介绍历史事件过程的内容要少讲,而对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内容要作为重点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例如讲授第十七课《挽救危机的探索》一课时,教材内容有太平天国,洋务运动以及边疆危机和甲午中日战争三大子目。放在以前的教材,太平天国和甲午中日战争都是作为一课时内容单独编排。而现在,一课时就要完成这么多内容,显然不能像以前过细的讲授。为此就要结合教参吃透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就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取舍。通过思考,我决定在太平天国这一目,把教学重点放在《天朝田亩制度》这个纲领文件的学习上。通过让学生对其社会理想“四有二无”的分析,认识到其脱离了当时生产力水平,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任何美好社会蓝图都必须建立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上,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这一规律,其纲领必须陷入空想。农民阶级出于朴素的爱国愿望提出这一纲领虽体现了其强烈的家国情怀,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其理想带有空想性。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这一个历史文献的分析,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唯物史观,历史解释以及家国情怀三大历史素养。而在甲午中日战争一目的讲授中,重点结合《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这场战争失败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当时,在学生看了课本学习了马关条约的内容后,我很快问学生提问:有人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条约,你同意么?在师生互动学习中,让学生认识到,《马关条约》赔款之巨,割地之多以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危害,相比以往的条约都是空前的,它大大大加深了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危机,清政府外强中干的虚弱本质暴露在西方列强面前,刺激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当然,马关条约也使中华儿女的民族主义思想开始觉醒,知识分子以及一部分爱国官员由此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变法图强的变革运动。通过这一糸列的师生互动,比较成功地实现了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等历史素养的培养。

初中四本中国史压缩后变成现在高一的一本

  三.在给学生作业指导讲评中渗透素养的培养。现在高一历史教材的课后作业,增加了一些查阅收集历史史料,以此扩大学生历史视野,进而培养学生史证素养和家国情怀的作业题。因课时以及学生素质能力兴趣的影响,老师们大都采取由自己简单分析的做法。而在与教材同步练习册中,我们同样发现了题目的巨大变化。所有这些,不仅学生不适应,而且老师们也不适应。其实,之所以感到变化大,主要还在于对新教材主要培养历史素养的主旨理解不深,认识不足。其实,如果要真正使自己的教学实现素养立意,我们必须努力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因为这些课后作业培养历史素养的意旨十分明显。如果我们能指导学生完成其中的一部分,肯定会激发起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而学生的史证素养等也一定会大大提高。而对同步练习册中的单选题以及非选题,我们在作讲评时,实在应该像每课的典型例题那样,对其中蕴含的素养培养作深刻的分析挖掘,以此向学生灌输一种意识,那就是我们的历史学习已经不是死记硬背了,死记硬背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历史学习了,历史学习已经由从前的知识立意,后来变成知识能力并重的立意,向现在素养立意过渡了。只要通过一段时间有意识的指导,学生一定会转变历史学习的观念方法,从而适应新教材学习的需要。

历史作业素养立意的趋向十分明显

  当然,对于现在历史教学如何实现向素养培养的转变,仅有上面的认识还是不够的。随着我省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开,特别是随着2021届学生将要参加新课改后的高考,对新教材如何教,如何在教学中彻底实现素养立意,特别是如何适应新高考,必将是老师学生必须进行研究的新课题。虽然离那时候还有些时日,但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给予重视。不然,我们不仅要被变革的形势淘汰,而且即使不被淘汰,也一定会有误人子弟之嫌的。

编辑:张竹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五台县槐荫中学 特此声明。